48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二百十二章 新华夏岛的新主人(一)
    九月大概是雨季来临前最后一个相对干爽的月份了。新近上任新华夏开拓队队长这个炙手可热位置的黄仪黄某人,志得意满地来到了被征服没多久的新华夏岛西北部进行视察,看看未来多年自己即将主政的这片沃土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截止1663年底,万元,其中从本土进口各类商品约139万元,万元,贸易顺差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0万元,堪称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宝岛、王冠上的明珠,无论如何拔高其在东岸经济上的地位也不为过。

    在出口至本土的商品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还是棉花了,万元,第二名则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猛将”蔗糖,万元,第三名则是往届冠军木材,万元,比起前些年几乎没有任何增长。

    去掉这三大项后,剩下的就比较零碎了,万元(近六年增长了11倍)、万元、万元(近六年增长了5倍)、精煤10万元(因为运力和价格因素,下降了20%)、万元(倍)、万元(增长了3倍)、万元(增长了3倍)、海产品4万元、万元、其他合计约3万元。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新华夏岛近些年的经济结构转变极快,六年前那种以木材、棉花和精煤为主导的出口经济,在近些年中已逐渐被蔗糖、胡椒等取代,一些新兴商品的出口额增长非常迅速,大有取代传统商品的趋势。据新华夏开拓队政府研究估计,在下个五年,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新华夏木材、精煤等商品的出口数字会下降,可可、咖啡的出口增幅会减缓,剑麻、干果、海产品会平稳增长,香草、橡胶、胡椒等商品的增幅会继续狂飙猛进,直到本土市场再度出现新的变化为止——殖民地市场,总是从属于宗主国市场的,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当然了,别看本土与新华夏岛的贸易这么红火,但在远东多年负责商业事务的黄仪也看得很明白,由于在新华夏经营木材、棉花、剑麻、干果、煤炭、海产品、咖啡、可可、胡椒、蔗糖等各类商品的企业注册地多在东岸本土,因此大量的利润和税金也就被留在了本土。久而久之,这无疑导致了新华夏岛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不满,并为此多次上书执委会,要求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财富分配方式,给新华夏开拓队政府开辟更多的财源,以便更好地建设地方。

    据说本土已经初步答应做一些让步,即以后要收紧《公司法》的有关条款,诸如那些在本土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新华夏岛可能有几百个工作人员,但注册地却是本土的企业,可能不得不在新华夏岛设立分公司了,以将一些营业税、出口关税等税金也转移到这边来,安抚一下新华夏岛诸君的不满——当然如果他们祭起利润转移大法的话也没办法,毕竟这都是在合法框架下的合法手段。

    1664年9月30日,新官上任的黄仪乘坐一艘船只来到了马任加港,对这座已被东岸人占领了两年半的城市进行一番视察。时隔两年半,马任加这座近年来多次易手的城市已深深打上了东岸人的烙印,大量军人、商人、官员、宗教人士涌进了城市,以胜利者自居的他们轻易地摆布起了整座城市,在这里建起了官署、炮台、仓库、码头、道观和集市,原本布局相对凌乱的马任加城也在他们的改造下一点一点发生着改变——大量乱七八糟且缺乏美感的木质建筑被直接推平,居住在其间的萨卡拉瓦人要么被集中送往了本土、澳洲、南非、吉布提,要么就是因为种种理由被塞进了岛上大量的国营种植园内,正好缓解了黑人劳动力不足而带来的困难,为华夏东岸共和国政府创造着自己的价值。

    马任加城内还有一些阿拉伯时代留下的建筑,其中既有包括清真寺、澡堂、医院在内的公共建筑,也有如商人宅院之类的私人建筑,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建筑都是用砖石建成的,比较坚固,历经多年重建、修缮,现已成了城市风格的一部分,比起萨卡拉瓦人后来搞的乱七八糟的窝棚不知道要强上了多少,当然这也正确体现了他们与阿拉伯人、波斯人之间的文明水平差异。

    不过与他们留下的建筑相比,如今城市内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却少得可怜,他们之前在被博依拉王国破城时已经死伤了一大批,在两年多前肖白图率军克复马任加城的过程中又死伤了不少,几番一折腾下来,如今城内还存活的穆斯*林只有了区区数百人,也是倒霉得不行,不过谁让他们没有强大的自保武力呢?在17世纪这个时代,武力不足就是最大的原罪啊。

    区区数百名穆斯*林自然是没法阻止东岸人将诸如清真寺在内的大量建筑收归己有的,更何况他们的地位问题还没确定呢——估计会被分散流放至澳洲、黑水和南非,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因此对于东岸道教协会将清真寺据为己有并进行改造不敢有意见,对于很多穆斯*林商人(不管人还在不在)的宅院被没收分发给立下战功的军官更不敢有意见,说到底,在东岸这种喜欢用刺刀说话的强权面前,他们都是一群可怜虫,没法有效保护自己的可怜虫。

    黄仪在随员和警卫的簇拥下,花了半天时间好好参观了一下整座城市,然后又受道教协会的邀请,在马任加大清真寺内出席了一场盛大的晚宴,出席的多为该城的新贵——官员、道士、商人和军官等——席间觥筹交错、酣醉淋漓、宾主尽欢,跟随黄仪从大明来到新华夏岛的扬州厨师们使出浑身解数,他们从新华县火药厂紧急运来了几头大肥猪,现场宰杀烹制,制作的包括红烧狮子头在内的诸多美食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第二天,黄仪等人深入到了内陆的一些村庄——都是这两三年内陆续设立的——进行视察。在马任加城广阔的腹地内,除在沿海、沿河地带尚有一些红树林或明亮森林外,地表植被的特征基本已让位给了稀树草原。不多的东岸殖民者“羞怯”而零散地定居在这里,他们对本地的气候和农业特征已有了一番了解,这里明显的干季迫使他们不得不修建灌溉设施,但很显然这不是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一个个生活得比较不如意。但你若要让他们放弃这里的土地出外到城市去打工,他们又不愿意了,毕竟这是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换来的土地,绝不会轻易放弃。

    “这里的人口密度太低了。”黄仪一看便说道,“今年不是新到了一些移民么,先截留一部分,多往这边进行安置。河口附近宽广的冲积土平原却不派人来开垦,这像什么话?我们新华夏岛也不都是种植园吧,也有那么多的自耕农,他们的利益也不容忽视,等人口多了,这里就要修建灌溉和储水设施,以利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不过,马任加附近的河口平原显然不是黄仪的最终目的地,在他的坚持下,众人随后又乘船沿着贝齐布卡河上溯,并最终在后世马鲁武艾平原一带停船上岸。严格来说,这片土地的归属目前是模糊的,因为这里也生活着为数不少的麦利那人和齐米厄提人,他们从未被萨卡拉瓦人征服,因此以接收博依拉王国遗产而自居的东岸人对这片土地是否有统辖权,其实一直是存在着极大的疑问的。

    但东岸人是何许人也,从不把麦利那人、齐米厄提人视为文明人的他们,对于马鲁武艾平原这么一片关键性的土地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然是无法容忍的,因此很快便有了数百名新华县保安团的官兵在此登陆,经过几次不甚激烈的战斗后,他们驱逐了本地的原住民,将这块土地牢牢地划归了自己名下——当然同时也招致了麦利那人的敌视,不过这又有谁在乎呢,左右不过是一些土人罢了!

    马鲁武艾平原在远古时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但后来由于野火焚烧的缘故,森林逐渐退化成了游牧场,牲畜能在这里找到比干草原更鲜嫩多汁的牧草;再后来,随着人类(马来半岛和印尼的移民)的定居,稻米栽培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地也成了较为富裕的地区。

    黄仪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奔流不息的贝齐布卡河在流出安卡拉方齐卡山地后,在尚未分成许多港汊而注入马任加湾(崩贝托卡湾)之前,贝齐布卡河及其许多小支流(包括马鲁武艾河)建造了一个宽广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有许多天然湖泊,雨季时是非常良好的蓄水池,调节着整片平原的洪涝灾害;在自然状态下这片沼泽地提供着肥沃的土壤,盖因数百年来每一次洪水泛滥都带来了一些壤土,久而久之给马鲁武艾平原增添了数不尽的营养元素,这从当地自然草本植物旺盛的长势中就能看得出来。

    毫无疑问,这样肥沃的土地在后世也不会籍籍无名。事实上,马鲁武艾平原在后世一直是马达加斯加的谷仓之一,在开挖了长约100公里的主要灌溉渠网(利用河流及湖泊)后,在没有任何良种、化肥、农药的马达加斯加,吨稻米产量的记录,成了全国闻名的产粮区——这从当地大片大片平整的稻田便可看得出来。

    东岸人此时要想开发这片肥沃的平原,所需做的与后世马达加斯加其实别无二致,那就是先利用当地的河流与湖泊,修建一连串的水利设施,以充分利用雨季时山里奔腾而下的河水,并在旱季时通过湖泊调节各条河流、灌溉水渠的水位,以使其在旱季时也有稳定的流量,最大程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毋庸置疑的是,这不是一项小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人力暂时可能不是很缺,盖因附近遍地的萨卡拉瓦人、齐米厄提人、麦利那人还没去料理呢,必要的话全部抓起来干活也无所谓,;资金的话以前有些关碍,但在本土即将转移部分进出口企业税金给新华夏开拓队政府后,可能问题也不是很大了,更何况新华县本身便有相当的石灰、水泥和砖瓦产量,运力也足够,开发马鲁武艾平原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听说这里一年的种三季稻,而且无论什么地方都能种?”黄仪站在松软的草地上,自问自答般地说道:“洪水退落后河漫滩上的稻米、梯田上的雨浇稻米、干季的灌溉稻米,看,多么多样化,生产成本也很低,这无疑保证了种植的高额利润。”

    “我意已决!”半晌后黄仪右手猛地挥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马鲁武艾平原的稻作区必须尽快开发,先期可以多运一些原住民劳务工过来,让他们帮忙除草、清理石子、开挖水渠,但不准砍伐树木!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地方种植粮食,不适合的地方也别勉强,花生、烟草、剑麻、梵天花、油棕、棉花、槚如树(腰果树)等经济作物都可以栽种,思维不要局限,要多动脑筋。”

    当然了,说完以上这些的黄仪也没忘了将新华县保安团一部长期驻扎在这里,以抵御高原上麦利那人随时可能出现的反扑,毕竟东岸人抢占的马鲁武艾平原,他们一直也十分眼红呢,高原上可没条件这么出色的稻作平原。整个马达加斯加能与之相媲美、并被称之为粮仓的农业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阿劳特拉湖一处了,那里目前同样属于东岸人——当初用微不足道的代价从土人手里购下的,简直太赚了!(~^~)